不形拼音 :bù xíng
不形注音 :ㄅㄨˋ ㄒ一ㄥˊ
⒈ 不显露。
引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好恶不形,则是非不分。”晋 陆机 《辩亡论下》:“乱不极则治不形。”明 方孝孺 《送石君永常赴河南佥事序》:“不形好恶,不倾是非,咸得其正,然后可以为正矣。”
⒈ 不形成。
引《文选·陆机·辩亡论》:「玄曰:『乱不极则治不形。』」
1、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2、王老师为人大度,性情宽和,喜怒不形于色。
3、喜怒不形于色: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4、此时的礼部值房,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徐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