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阋墙”。
⒈ 谓兄弟相争于内。后用以指内部相争。一本作“鬩墙”。
引语本《诗·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墙,外御其务。”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琅琊就镇》:“皇路多艰,鬩墙频搆,愧拥节旄南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使遭兄弟之变者尽如是,鬼尚有鬩墻之衅乎。”
郭沫若 《贺日本内山书店成立三十周年纪念》诗:“如何垄断居奇者,尾逐妖星惯鬩墻。”
⒈ 语本比喻兄弟相争,引申为国家或集团内部的争斗。
引《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例如:「党内两派阋墙,严重影响到整个党的形象。」
1、你们子公司间不可为争夺市场而兄弟阋墙,以免伤害整体团队的和谐关系。
2、虽然他们兄弟阋墙已久,一旦遇到重大事故,却能冰释前嫌,共度难关。
3、你们原本是一家人,为何要闹到兄弟阋墙,徒惹人非?
4、兄弟阋墙,只能为他人所趁。
5、以色列统一王国分裂后,兄弟阋墙,兵戎相见,外有强敌压境,国运岌岌可危。
6、公司里的同仁为了争夺业绩而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