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倾危不安的样子。
例邦之杌陧,曰由一人。——《书·秦誓》
杌陧之象。——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英unstable; not at ease;
⒈ 不安;困厄。
引《书·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孔 传:“杌陧,不安;言危也。”
唐 陆贽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邦国之杌陧艰屯,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
元 赵孟頫 《晋公子奔狄图》诗:“杌陧居 蒲 日,艰难奔 狄 时。”
华嘉 《寂寞》:“余老师 这时记起了那怨恨的眼光,这很使他杌陧不安。”
⒉ 指动荡不安的时势。
引清 顾炎武 《王官谷》诗:“唐 至 昭宗 时,干戈满天闕。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陧。”
⒈ 动摇不安。形容危险。汉·孔安国·传:「杌陧,不安,言危也。」也作「兀臬」、「兀臲」、「阢陧」。
引《书经·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1、眼下局势杌陧,请你凡事务必小心.
2、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3、在各派力量的撕扯下,晚清政局呈现出杌陧不安分崩离析之象。
4、我虽杌陧,但无惧色,因为陆老师的态度异常亲切,她的语音里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她的眼神会扫除陌生来客的一切拘谨。
5、本场比赛,媒体听写团在应知应会词和常用易错词的书写上表现出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