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寂静。
例阒寂的原野。
英quiet;
⒈ 亦作“閴寂”。
⒉ 静寂;宁静。
引南朝 梁 江淹 《泣赋》:“闃寂以思,情绪留连。”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余独病卧兹邑,閴寂无人,伏枕十旬,闭门三月。”
明 张景 《飞丸记·全家配远》:“花市无声万户扃,閴寂虚堂静。”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竦听荒鸡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⒊ 断绝;寂灭。
引《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若夫日用闃寂,虽无取於錙銖,岁功宏达,谅有寄於衡石。”
古应芬 《民国十二年大元帅东征日记》:“居民流离远徙,烟火闃寂,祗闻刁斗森严与虫声而已。”
⒈ 寂静无声。
引唐·韩偓〈曲江夜思〉诗:「林塘阒寂偏宜夜,烟火稀疏便似村。」
1、我有一种阒寂之感,犹如置身于做完礼拜后的教堂里.
2、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入淑房兮阒寂,披凤幄兮空垂。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乾隆
3、轻柔的风儿、徐徐低徊于阒寂的香薰里.
4、的一声惨叫,然后便阒寂无声了。
5、抢险官兵急促有力的脚步声,在阒寂的大街上听起来有些惊心动魄。
6、时值仲夏,借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