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走路有节奏的样子。
⒉ 飞跃奔腾貌。
⒊ 舞貌。
⒈ 形容走路有节奏的样子。
引《诗·小雅·楚茨》:“济济蹌蹌,絜尔牛羊。”
高亨 注:“蹌蹌,步趋有节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岂不畏天下窥公侯之浅深与,著緑袍,乘驄马,蹌蹌正色,谁敢直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唐 则诗人济济, 宋 则文士蹌蹌。”
⒉ 飞跃奔腾貌。
引《汉书·扬雄传上》:“秋秋蹌蹌,入西园,切神光。”
颜师古 注:“秋秋蹌蹌,腾驤之貌。”
⒊ 舞貌。
引《书·益稷》:“笙鏞以间,鸟兽蹌蹌。”
孔 传:“鸟兽化德,相率而舞,蹌蹌然。”
陆德明 释文:“蹌,七羊反,舞貌。”
汉 扬雄 《法言·问明》:“凤鸟蹌蹌,匪 尧 之庭。”
李轨 注:“蹌蹌者,步趾之威仪也。”
⒋ 犹踉蹡。醉步貌。
引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醉学士歌》:“宋生 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蹌蹌。”
⒈ 走路有威仪的样子。
引《诗经·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蒸尝。」
⒉ 跳舞的样子。
引《书经·益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
汉·孔安国·传:「鸟兽化德相率而舞,跄跄然。」
⒊ 飞奔跳跃的样子。
引《文选·扬雄·羽猎赋》:「啾啾跄跄,入西园,切神光。」
⒈ 行步威仪的样子。
引《诗经·大雅·公刘》:「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⒉ 飞舞、跳舞的样子。
引《书经·益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
⒊ 行走的样子。
引《文选·扬雄·羽猎赋》:「啾啾跄跄,入西园,切神光。」
1、 本该瘫坐在地上喝酒发泄的李晓红,此时竟跌跌跄跄的来到了阳台的边上,半个身子趴在了那里,摇摇晃晃的。
2、 回到房间之后的苏又晴将自己脱得一丝不挂,并跌跌跄跄地来到了洗手间。
3、 深呼了一口气,艾莉斯跌跌跄跄的从床上爬下,汗水如流水一般快速莹润了发梢,随后划过脸颊滴落在地面的瓷砖上。
4、 行者大怒,喝了一声,把牙一嗟,唬得那一家子跌跌跄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