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漉漉(lù lù)的意思

漉漉

漉漉拼音 :lù lù

漉漉注音 :ㄌㄨˋ ㄌㄨˋ

词性 :拟声词 AA式


词语解释

漉漉[ lù lù ]

⒈  象声词。

⒉  湿貌;流貌。

⒊  莹润貌。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痰饮”注:“痰饮者,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
明 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驪,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⒉  湿貌;流貌。

《素问·疟论》:“《灵枢·逆顺》论云:‘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
明 刘基 《走马引》:“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⒊  莹润貌。

唐 李贺 《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国语辞典

漉漉[ lù lù ]

⒈  湿润的样子。

唐·李贺〈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漉漉造句更多∨


1、苦霪雨,水漉漉,我的家什长蘑菇怎办?你个穷鬼再给我买新的啊?

2、因为铁君义的抚摸,这小家伙醒了过来,宝石般的眼睛水漉漉的对着铁君义,煞是可爱。

3、有的尖锐锋利,有的圆滑光瑞,带着潮湿水漉漉的水滴。

4、和孙家所在的闲安城相比,江城多了份水漉漉的灵气,缺少了一份厚重和扎实底蕴。

5、只见王元宝伸手将狗头军师衣领往上一提,整个人水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