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质证(zhì zhèng)的意思

质证

质证拼音 :zhì zhèng

质证注音 :ㄓˋ ㄓㄥˋ

繁体 :質證


词语解释

质证[ zhì zhèng ]

⒈  凭据;证据。

⒉  质疑论证。

⒊  对质证明。

⒋  核实验证。

引证解释

⒈  凭据;证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履 曾於 绍圣 初録奏。比三省又令 履 録私藳以为质证。”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不知他杀坏您父子之时,有甚么赃仗质证来。”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票匪大头目 沉克諴 咨行通缉有案,近经步军统领在京城捕获,刑部审讯,坚称并非 沉克諴,恃无质证,任意狡展。”

⒉  质疑论证。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读书》:“院中肄业生,亦欣欣向荣,日以诗文相质证。”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承示高论,实获我心。猥辱明问,相与质证。”

⒊  对质证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听旨:柳状元 质证, 丽娘 所言真假?因何预名 梦梅 ?”
《红楼梦》第九五回:“又不好与他质证他会扶乩的话。”

⒋  核实验证。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五:“近见后生小子,皆喜读《毛西河集》。其所称引,未足为据,必须搜讨源头,字字质证,慎勿为悬河之口所谩。”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海上述林>下卷序言》:“印本上虽有可疑之处,也无从质证,而且连小引也恐怕和初稿未必完全一样了。”

国语辞典

质证[ zhí zhèng ]

⒈  对质、辩证。元·马致远也作「质对」。

《岳阳楼·第三折》:「社长,适才我那媳妇,你也看见的,到官去你与我做个质证。」
《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诸城的百姓也实在刁的很,这样事都会平空捏造诬告得人么?我也没工夫去合他质证真假。」

质证造句更多∨


1、在承包商未向施工经理或其指定人提供所有施工资质证件前,承包商施工队伍不得开展任何现场施工工作。

2、上述申请表格与资质证书复印件交四春公司区域经理。

3、坦佩雷工艺餐厅和TUT餐厅服务:资质证明,表单,电子签名等。

4、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5、对所有使用材料设备等要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