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烛泪”。
⒈ 见“烛泪”。亦作“烛泪”。蜡烛燃烧时淌下的液态蜡。
引唐 白居易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诗:“酒鉤送盏推莲子,烛泪粘盘垒蒲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每罢官去后,人至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
明 王文禄 《机警》卷一:“羣盗皆衣白,妾秉烛时,尽以烛泪污其背。”
叶圣陶 《倪焕之》一:“烛焰尽往下嚲,烛泪直淌,堆在锡烛台的底盘里。”
⒈ 蜡烛燃烧时所滴下的蜡油,如泪一般,称为「烛泪」。唐·温庭筠〈咏晓〉诗:「乱珠凝烛泪,微红上露盘。」也作「蜡泪」。
1、奶奶的泪尤如烛泪,滑进了我的眼里,凝固在我的心中。
2、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3、庙堂既高,箫鼓老也,烛泪堆红,几人歌吹?人寿百年尔,谁得死其所?有生当醉饮,借月照华庭。我不见万古英雄曾拔剑,铁笛高吹龙夜吟;我不见千载胭脂泪色绯,刺得龙血画眉红。江南
4、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温庭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