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正拼音 :bǐng zhèng
秉正注音 :ㄅ一ㄥˇ ㄓㄥˋ
⒈ 持心公正。
引《明史·王家屏传》:“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大凡人能清约,即能秉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各各总要真心秉正,同辅朝纲。”
⒈ 秉持正道。
引《西游记·第二七回》:「自从涅槃罪度,削发秉正沙门。」
1、 端正品,秉正徳,承正气,当讲仁礼义智信,弘扬民族浩然气。举大旗,擂大鼓,颂大风,无论东西南北中,唱响华夏文明风。
2、 放心,这件事情我们一定秉正处理。
3、 治乱纠违秉正无私,还万里神州海晏河清。
4、 外国不信问官而设陪审,秉正人员佐官判案,不容犯人之狡展以抗公评,而于是真情出矣。
5、 研究太平天国史著述综目,姜秉正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