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危险的行动。小心地行动;慎行。正直的行为。不安全的航行。谓(言语)高于行为。
⒈ 危险的行动。
引《易·震》:“《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
孔颖达 疏:“‘危行也’者,怀惧往来,是致危之行。”
⒉ 小心地行动;慎行。
引《庄子·山木》:“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
《史记·管晏列传》:“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⒊ 正直的行为。
引《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危,厉也。”
明 樊鹏 《中顺大夫陕西提学副使何大复先生行状》:“先是京官非有罪无九年不迁者,先生特以危行连蹇,湮滞中书,凡十餘年。”
⒋ 谓(言语)高于行为。
引《礼记·缁衣》:“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
郑玄 注:“危,犹高也。”
⒌ 不安全的航行。
引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铭》:“析 池口 征,合于 铜陵,官不失算,舟无危行。”
⒈ 正直的品行。
引《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危言危行死直无愧。人之相与怨憎且容。
2、我一直循规蹈矩,危言危行地按照父母的意思,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3、持着忐忑的心情‘危言危行’,对韩流小美女一番了解并说明了自己的教学计划。
4、子不是曰“邦有道,危言危行”吗?他是主张言论开放,主张人民起来监督政府的。
5、“邦有道,危言危行”——国家有道时,政治清明,言行正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