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诤臣(zhèng chén)的意思

诤臣

诤臣拼音 :zhèng chén

诤臣注音 :ㄓㄥˋ ㄔㄣˊ

繁体 :諍臣


词语解释

诤臣[ zhèng chén ]

⒈  谏诤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辈缺失的后辈。

引证解释

⒈  谏诤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辈缺失的后辈。

《白虎通·谏诤》引《孝经》:“天子有諍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唐 白居易 《采诗官》诗:“諍臣杜口为冗员,諫鼓高悬作虚器。”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段氏 就是这样极其精审地进行研究工作的。他是 许氏 的功臣,又是 许氏 的诤臣。”

国语辞典

诤臣[ zhēng chén ]

⒈  能直言规劝国君缺失的臣子。汉·班固也作「争臣」。

《白虎通·卷四·谏诤》:「孝经曰:『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诤臣造句更多∨


1、下无诤臣便上无明主。

2、然而,身为“诤臣”的议政的知识分子言论的相对独立性如何得到保障?

3、君有诤臣,不亡妻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冯梦龙

4、贞观中,累迁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有诤臣之风。

5、李煜气不打一处来,碌碌无为的正直刚毅,名留史策诤臣却这幅德行,他焉能不气!“潘佑,****笑什么!”。

6、做诤臣多苦啊,象寇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