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北狄(běi dí)的意思

北狄

北狄拼音 :běi dí

北狄注音 :ㄅㄟˇ ㄉ一ˊ


词语解释

北狄[ běi dí ]

⒈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唯北狄(此指北魏)野心,掘(同“倔”)强(jiàng)沙塞之间。——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

Di nationality;

引证解释

⒈  原指古代的 狄 族。因其主要居住于北方,故称。后用为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孟子·梁惠王下》:“东面而征西 夷 怨,南面而征北 狄 怨。”
《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二引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其后,北 狄 讲和,西戎纳款。”
马君武 《从军行》:“北 狄 寇边郡,飞电羽书急。”

国语辞典

北狄[ běi dí ]

⒈  传说中黄帝的后裔。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⒉  狄,古代北方种族之一。北狄泛指北方蛮夷。

北狄造句更多∨


1、 北狄是先秦时期重要的一支部族,分为赤狄、白狄二支。

2、 雁门之北,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驰弓,马不解勒;便之也。

3、 北狄与中原的大战一触即发,夜空中飞出的烈焰凤凰,打破了一切。

4、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齐攻,图谋神州,天道将倾。

5、 东夷后羿,西戎王母,南蛮东皇太一,北狄后土。

6、 “南夷北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