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白色的狗。
⒉ 峡名。在湖北省秭归县。
⒊ 亦作“白狗子”。
⒈ 白色的狗。
引《山海经·南山经》:“自 天虞之山 以至 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 建平 ﹞善相术……谓 应璩 曰:‘君六十二位为常伯,而当有厄,先此一年,独见一白狗,而旁人不见也。’”
明 陆采 《明珠记·探留》:“白狗苍鹰,公子王孙来打猎。”
⒉ 峡名。在 湖北省 秭归县。
引唐 杜甫 《独坐》诗之二:“白狗 斜临北, 黄牛 更在东。”
唐 白居易 《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诗:“白狗 次 黄牛,滩如竹节稠。”
⒊ 见“白狗子”。
1、二十多个白狗子的衣服也确实够他们使用的。
2、在江西的时候这六十三师是最受红军恨得白狗子。
3、连长,这些白狗子都是吃老百姓的民脂民膏,不重才怪呢?你看他着一身的肥肉,简直比我家养的肥猪还胖。
4、我带一个小队出来执行任务,路上遇到白狗子了,大家被打散了。
5、小兔崽子,这衣服咋洗的,能交得出去吗?找着那些白狗子赖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