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学识渊博;博学。
例饱学之士。
英erudite;
⒈ 学问广博。
引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老僧有个敝亲,是个饱学的秀才。”
《玉娇梨》第八回:“老爷有一位公子,今年一十五岁,因慕相公大才饱学,欲屈相公教训一年。”
⒉ 指学问广博的人。
引《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且不要论别处,只这 苏州 城内有无数高才饱学,朝吟暮咏,受尽了灯窗之苦,尚不能勾飞黄腾达。”
⒈ 学识广博。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话说婺州有一个秀才,姓贾,青年饱学,才智过人。」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他这兄弟名持,字有重,也是五河县的饱学秀才。」
反浅学
1、一个人就算饱学之士,如果不能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就称不上是个有智慧的人。
2、韩佳:大牛,这嘉兴三石指的是嘉兴三位饱学之士。
3、那位老先生也许是个饱学之士,一笔字也写得挺好。
4、十年前,年青志大的饱学之士或许还认为分析选票样式产生的后果和比较选举机的优劣不值得学界的青睐,2000年美国的总统选举中碟式选票和甚遭争议的结局,则改变了人们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