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

出塞

出塞拼音 :chū sài

出塞注音 :ㄔㄨ ㄙㄞˋ

词性 :动词


词语解释

出塞[ chū sài ]

⒈  古远出边塞。

come out to border area;

引证解释

⒈  出边塞。

《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攻 梁,梁 破则 周 危矣。”
唐 李白 《太原早秋》诗:“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蒋文肃入场》:“上閲其文喜之,因改今名,遂携出塞,不数载以致大拜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六〇八年, 隋炀帝 出塞巡视去年所筑 长城,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 长城。”

国语辞典

出塞[ chū sài ]

⒈  远出边塞。古称远适异国,或出征外夷为「出塞」。

《史记·卷四·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
唐·李白〈太原早秋诗〉:「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出塞造句更多∨


1、这是一幅昭君出塞图,画中女子风姿绰约,充分表现了画师画技的精湛。

2、在正史上只有寥寥数笔的昭君出塞形成了绵延千年的文脉,历代以昭君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学现象,笔者称之为“昭君文学”。

3、绿珠坠楼,昭君出塞,武则天权倾天下,也不禁看朱成碧,潸然泪下。

4、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

出塞的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