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辞色(cí sè)的意思

辞色

辞色拼音 :cí sè

辞色注音 :ㄘˊ ㄙㄜˋ

繁体 :辭色


词语解释

辞色[ cí sè ]

⒈  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

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晋书·祖逖传》

one's speech and facial expression;

引证解释

⒈  言辞和神色。

《后汉书·独行传·陆续》:“续 虽见考苦毒,而辞色慷慨。”
《晋书·祖逖传》:“﹝ 逖 ﹞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 大江 !’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公厅上论职事,或未免厉辞色,若盃酒閒,詎可无和气以相接?”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良久,司閽者曰:‘ 范爷 因公往 常州 去矣。’察其辞色,似有推托。”

⒉  指温和的言语、态度。

《魏书·崔游传》:“松柏 归款,引为主簿,稍以辞色诱之,兄弟俱至。”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奏对之际,无不假以辞色,善恶兼听,未尝峻折之也。”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侍阿哥书房讲读,严正恪勤,於中贵不假辞色。”

国语辞典

辞色[ cí sè ]

⒈  言语态度。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三国演义·第四一回》:「瑁遂与张允同至樊城,拜见曹操。瑁等辞色甚是谄佞。」

辞色造句更多∨


1、他属那种欺软怕硬的人,你倘若假以辞色,温言温语,恐怕他还不会服你。

2、可是看他刚才并没有对自己假以辞色,从进门到坐下一句话都没有说,便知道此道对他不通。

3、那叶添怕极了这个顾先生,林横山却没有假以辞色

4、这不过,当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平时对男人从不假以辞色的顾媚,忽然性情大变,直接问道:“林修,你喜不喜欢媚姐我?”。

5、从未对任

辞色的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