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斗笠(dǒu lì)的意思

斗笠

斗笠拼音 :dǒu lì

斗笠注音 :ㄉㄡˇ ㄌ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解释

斗笠[ dǒu lì ]

⒈  用竹篾夹油纸、竹叶等制成的宽边帽子,用以遮太阳或雨。

bamboo hat;

引证解释

⒈  一种形似帽子而宽边的遮阳挡雨的用具,用竹蔑夹油纸或竹叶等做成。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準备着芒鞋斗笠,霜风吹槲衣。早悟却餘生皆寄,切莫叹死别与生离。”
《红楼梦》第四五回:“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
叶紫 《丰收》:“女儿 英英 十岁,她能跟着妈妈打斗笠。”
何士光 《将进酒》:“杉树壪 里的三个铁铮铮的汉子,还有两个年纪轻轻的后生,把斗笠和蓑衣在檐下放好。”

国语辞典

斗笠[ dǒu lì ]

⒈  渔夫、樵夫和农夫所戴,用以遮日光、雨水的竹笠。

《孤本元明杂剧·黄鹤楼·第三折》:「我这蓑衣、斗笠,放在这里。」

英语conical bamboo hat

法语chapeau chinois

斗笠造句更多∨


1、画中的老翁披着斗笠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垂钓。

2、外面下着大雨,爷爷从墙上拿起一顶斗笠跑了出去。

3、人们几乎都戴了斗笠出门的,因为雪实在是下得太大了呀。

4、她的头顶带着一定黑色的斗笠,垂下的黑纱将她的脸全数盖住。

5、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6、东方彧卿扯下斗笠上的面纱,想重新将她的脸蒙上。花千骨虚弱的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