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后因以“赋归”表示告归,辞官归里。
⒈ 亦作“赋归歟”。
引《论语·公冶长》:“子在 陈 曰:‘归与,归与!’”
宋 朱熹 《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明朝驛骑黄尘里,莫待迷涂始赋归。”
明 宋濂 《送许时用还越中序》:“濂 窃自念时用英俊士,此行何所不至,鸞臺凤阁将以次而升,何日能赋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而翁南下赋归歟,值我新婚北上初。”
⒈ 归乡、还家。
引宋·朱熹〈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诗:「明朝驿骑黄尘里,莫待迷途始赋归。」
1、何日南苕赋归去,水村烟坞一渔蓑。
2、而故土愈绝隔,其记忆愈清晰,盼有一日仍要赋归回家。
3、假期尾声,游客纷赋归,出境和入境均逾十六万人次,过境客流出现双高峰。
4、专家称“游子赋归”终是客,国人应平常心看待华裔大使。
5、据澳门日报报道,五一假期尾声,3日不少游客提早赋归,澳门市面人流骤减。
6、谷城食邑赋归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