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飞檐。
⒉ 借指高楼。
⒈ 指飞檐。
引唐 羊士谔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诗:“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市》:“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高耸着的飞甍跃瓴的城楼。”
⒉ 借指高楼。
引《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
吕向 注:“飞甍舛互,言栋宇相交互也。”
明 夏完淳 《咏怀》:“飞甍十二衢,徘徊明月皎。”
⒈ 甍,屋脊。飞甍比喻高大的屋宇。
引《文选·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文选·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1、大厅之内,画栋飞甍,悬梁飞龙,姚洪两家族人却无心欣赏此等装饰,皆古怪看着中央红毯上的一男一女。
2、大门洞开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金铺屈曲、画栋飞甍、干云蔽日的大殿。
3、府内各类店堂前突后掩,错落有致,雕梁绣柱,画栋飞甍,丫头、奴仆随处可见,且都衣冠楚楚。
4、硕大的一个府邸,占地足有上千亩,雕栏玉砌,画栋飞甍,俨然是一座小皇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