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拼音 :fú lóng
伏龙注音 :ㄈㄨˊ ㄌㄨㄥˊ
繁体 :伏龍
⒈ 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⒉ 指灶神。
⒊ 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⒈ 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参见“伏龙凤雏”。
引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六:“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引宋 洪迈 《容斋四笔·伏龙肝》:“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灶之神也。”
引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月之中,有月忌、龙禁、杨公忌……咸池、伏龙。”
1、 有了,我说出两个人都行,那真是伏龙凤雏得一人即可。
2、 我们都说伏龙凤雏嘛,伏龙是诸葛亮,凤出先生就是庞统。
3、 回到三国,武有关,张,赵,谋有伏龙凤雏,司马,周瑜,固然能够拳打曹操,脚踢孙刘。
4、 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
5、 龙年到,龙年来,祝你龙年发龙财,蛟龙戏水人人爱,虎踞龙盘庆新年,龙飞凤翥有奇才,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