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
例国势衰微。
英national power; national situation at a given moment;
⒈ 国家的自然地理形势。
引《管子·山至数》:“桓公 问 管子 曰:‘请问国势。’ 管子 对曰:‘有山处之国,有汜下多水之国,有山地分之国,有水泆之国,有漏壤之国。此国之五势,人君之所忧也。’”
⒉ 国家的权力或政治形势。
引《后汉书·天文志中》:“是时, 安帝 未临朝, 邓太后 摄政, 邓騭 为车骑将军,弟 弘、悝、閶 皆以校尉封侯,秉国势。”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天聪四门闢,国势九鼎定。”
⒈ 国家的实力或形势。
引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国势陵夷,不可复振。」
1、 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郑观应
2、 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
3、 豪杰秉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
4、 每念今日大患,尚不在国势而在人心。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袁世凯
5、 武帝以前高祖、惠帝和高后时期,由于国势不振,汉朝试图通过和亲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