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⒈ 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引《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汉 贾谊 《新书·时变》:“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惟狗彘也。”
明 陆采 《明珠记·拒奸》:“左押衙 是个好男子,不为此狗彘之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有这样狗彘,该杀,该杀。”
罗瑞卿 《答友人》诗之二:“林贼 蛇蝎心,蔽空犹乌云。篡权之狠毒,远超狗彘行。”
⒈ 狗与猪。比喻行为卑鄙的人。
引《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反君事雠,行若狗彘。」
1、贾谊就此评论说,同一个豫让,先是“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后来“抗节致忠,行出虖列士”,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君主待人的态度不同而使然。
2、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
3、有的人一边穷奢极欲、行若狗彘,一方面又口诵孔孟,身披夷齐。
4、他们用“反腐”来吸引眼球,用“公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