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代表本国驻外处理国际事务、地位低于大使级一级的外交官,全称是特命全权公使。
英minister; envoy;
⒈ 封建时代由朝廷派遣负有一定使命的官员。
引《北史·王澄传》:“西域 嚈噠、波斯 诸国,各因公使,并遗 澄 骏马一匹。”
⒉ 由一国元首任命、派往他国的次于大使一级的外交代表。通常都授以“特命全权公使”衔。所受的礼遇仅次于大使,但所享有的外交特权和豁免与大使相同。现各国间互派公使的已罕见。
引清 王韬 《使才》:“公使总其大,领事治其繁,而交际之道寓焉。”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各国使臣觐见》:“排班前为正署公使,中为各参赞。”
⒊ 犹公用。
引《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六月﹞乙酉,詔:‘……见行条令,悉宜罢去,并依 元丰 旧制;其宗室公使并生日所赐,自依 元祐 法。’”
⒈ 政府派驻外国处理交涉事务的外交官,地位次于大使。
英语minister, diplomat performing ambassadorial role in Qing times, before regular diplomatic relations
德语Gesandte (S)
1、我们驱车出发,在美国公使馆对面一个空地上占了个位置.
2、我们到达通往公使馆的拐角处时,路上已被堵得水泄不通.
3、在北京深造后,他成为中国驻圣彼得堡公使馆的一名译员,这是在他最终凭自己的能力进入外交界之前。
4、26岁那年,他被任命为驻荷兰大使,后又升调到柏林公使馆.
5、在英国公使馆里,几个武装士兵在花园里踱来踱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