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百衲衣(bǎi nà yī)的意思

百衲衣

百衲衣拼音 :bǎi nà yī

百衲衣注音 :ㄅㄞˇ ㄋㄚˋ 一


词语解释

百衲衣[ bǎi nà yī ]

⒈  指和尚穿的用许多小布片拼制成的袈裟。

monk's ragged robe;

⒉  泛指补丁很多的衣服。

ragged dress made of patches;

引证解释

⒈  僧衣。即袈裟。百衲,形容补缀之多。亦借指补缀甚多的破旧衣服。参见“百衲”。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巧裁缝,能绣补,刺成盘龙须甘雨。个个能装百衲衣,师兄收取天宫女。”
宋 陆游 《怀昔》诗:“朝冠掛了方无事,却爱山僧百衲衣。”
元 范康 《竹叶舟》第四折:“我吃的是千家饭化半瓢,我穿的是百衲衣化一套,似这等麤衣澹饭且淹消。”
《西游记》第七十回:“﹝ 行者 ﹞摇身一变,又变做一个道童:头挽双抓髻,身穿百衲衣。”
杨朔 《泰山极顶》:“过去,农民各自摆弄着一小块地,弄得祖国的原野像是老和尚的百衲衣。”

国语辞典

百衲衣[ bǎi nà yī ]

⒈  破旧、补绽很多的衣服。常指僧衣。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我吃的是千家饭化半瓢,我穿的是百衲衣化一套。」

百衲衣造句更多∨


1、的;又有求千家布、百家米做成百衲衣、百家饭让其穿吃,以为能消除百病的。

2、林阳还小,而且全身被一块传说中的百衲衣给包裹着,根本做不出。

3、了尘大师已是一副行脚僧打扮,百衲衣、芒鞋,锡杖铜钵,挑着些经卷。

4、却见他身上衣服宽大,似件大大的百衲衣那样。

5、伸手从田种玉的百衲衣上扯下一块大补丁,不理众人诧异的目光,径自蒙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