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北宋(běi sòng)的意思

北宋

北宋拼音 :běi sòng

北宋注音 :ㄅㄟˇ ㄙㄨㄥˋ

词性 :名词


词语解释

北宋[ běi sòng ]

⒈  朝代,公元960-1127,自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起,到钦宗(赵桓)靖康二年止。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引证解释

⒈  朝代名。 宋太祖 赵匡胤 于公元960年建 宋 王朝,到 钦宗 靖康 二年(公元1127年)止,皆建都 汴京 (今 河南 开封市 ),共历九帝,统治一百六十七年,史称 北宋。

国语辞典

北宋[ běi sòng ]

⒈  朝代名。(西元960~1127)​宋太祖建隆元年至钦宗靖康二年,称为「北宋」。建都汴京,历九帝、一百六十七年,分别与辽、西夏、吐番、大理等国为界,后为金所灭。国势积弱不振,但文学、艺术成就极高。

英语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法语Dynastie Song du Nord

北宋造句更多∨


1、北宋的苏东坡可是一代风流人物。

2、北宋前期,各族首领接受了北宋皇帝的册封。

3、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

4、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

5、战乱中的北宋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