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路上饿死的人很多。
⒈ 谓路上饿死的人很多。
引《左传·昭公三年》:“宫室兹侈,道殣相望。”
杜预 注:“饿死为殣。”
《后汉书·马融传》:“边方扰乱,米穀踊贵,自 关 以西,道殣相望。”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见民生日蹙,一被水旱,则道殣相望。”
亦作“道殣相属”、“道殣相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时遭饥岁,疾疫流行,医疗无功,道殣相属。”
郑观应 《救时揭要·救济速报》:“明年大饥,道殣相枕, 张 罄家以麋粥济之,活者万计。”
⒈ 饿死的人很多,在路上随处可见。
引《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殣相望。」
《清史稿·卷四五六·夏毓秀传》:「昆明被围久,粮餽阻绝,道殣相望。」
1、浙江省,一片劫灰,道殣相望,昔日温饱之家,大半成为饿殍。
2、请问先生,你刚才也曾道今天下板荡,道殣相望,死者相籍。
3、东事孔棘,有司惟顾军兴,征督如故,民不能供,道殣相望。
4、比岁不稔,食物踊贵,道殣相望,饥骸蔽地。
5、秦恃其强大,务胜不休,北戍云中,南守蜀、汉,转运万里,道殣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