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大司徒(dà sī tú)的意思

大司徒

大司徒拼音 :dà sī tú

大司徒注音 :ㄉㄚˋ ㄙ ㄊㄨˊ


词语解释

大司徒[ dà sī tú ]

⒈  官名。周官有大司徒,掌国家之土地与人民。汉哀帝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时称司徒。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周 官有大司徒,掌国家之土地与人民。 汉 哀帝 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 东汉 时称司徒。

国语辞典

大司徒[ dà sī tú ]

⒈  职官名。周代为掌教化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

汉·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

大司徒造句更多∨


1、江浙平章,与大司徒同为重任,辞彼受此,何异以羊易牛,此皆小人取悦惯技,武宗适堕其术耳。

2、这里原是元代大司徒陈萍的墓地,除了此次施工中挖出的两只石虎,类似的石象生随处可见,据附近村民说已经在这里很多年,只不过大多已经残缺。

3、王良后历沛郡太守、大司徒司直,在位恭俭,布被瓦器,妻子不入官舍。

4、今日是大司徒王允六十大寿,王公聊备薄酌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