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风,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英lantern;
⒈ 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引《宋书·武帝纪下》:“牀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可可的我的灯笼刚到门就灭了,那里讨火烧他?”
《说岳全传》第十一回:“又一个走堂的小二,拿着一盏灯笼,高高的擎起送考。”
巴金 《寒夜》一:“两个灯笼红亮亮地挂在球竿上。”
⒈ 以细竹或铁丝做骨架,外表糊上纱或纸;或以塑胶做成,以蜡烛或电灯做为光源。可提在手上或挂在屋簷下,作为照明用具或装饰品。
引《宋书·卷三·武帝纪下》:「床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
《老残游记·第四回》:「一手提著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
1、 辣妹身穿束腹紧身衣和镶褶边灯笼裤出席在伦敦举办的颁奖礼,她“年度企业家”称号。
2、 在时尚博客上,灯笼裤被比做是“土豆口袋”、“松垮的尿布”或是“缠在两腿间的桌布”。
3、 他只来过一次,穿着一条白灯笼裤,还在花园里跟一个姓艾蒂的二流子干了一架。
4、 多年前魏晋时期西域人穿的一条裤子,不仅是灯笼裤,用的还是目前仍在流行的百褶布料,让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