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读书人,能读书做学问的人。
⒈ 读书人,能读书做学问的人。
引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周益公 云:汉 二 献 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明史·方孝孺传》:“杀 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絶矣。”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乡村地方儿,可那里去找个真读书种子呢?”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篇第六章:“吾辈当为国家爱护人才,不当以‘莫须有’三字,摧残读书种子。”
⒈ 世代读书的人。借喻有学问的才子。
引《明史·卷一四一·方孝孺传》:「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此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1、我想,即便朱棣听信姚广孝的话,不杀方孝儒这样的读书种子,明代的文运,也决不会盛到哪里去。
2、他们可都是读书人,最最聪明的读书种子!傍晚的阳光已经开始发黄,柔柔地照在张松龄等人的脸上,将他们脸上的软毛照得晶莹透亮。
3、祖宗有德,出了个天生的读书种子。
4、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
5、章主事边上看着,都得老眼有些湿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