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法币(fǎ bì)的意思

法币

法币拼音 :fǎ bì

法币注音 :ㄈㄚˇ ㄅ一ˋ

繁体 :法幣


词语解释

法币[ fǎ bì ]

⒈  1935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1948年为金圆券所代替。

paper currency issued by the KMT government from 1935 onwards;

引证解释

⒈  由国家以法律赋予强制通用力的货币。特指国民党政府1935年11月实行币制改革后,法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大银行发行流通的纸币。

巴金 《寒夜》九:“四磅奶油大蛋糕法币一千六百元。”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只要把伪法币伪金圆券变成货,那一定赚钱。”

国语辞典

法币[ fǎ bì ]

⒈  法律赋与强制通用的货币。如本位货币、辅币等。

法币造句更多∨


1、他指出,法币的价值只因为美联储说它可以。

2、1935年中国实行法币政策后,银本位制度实际上就放弃了。

3、将法币与美元挂钩意味着法币升值、美国出口商品更具竞争力.

4、英镑当时正对美元贬值,也就连累法币跟着一同贬值.

5、就是这种金融市场的不负责任行为让法币在近100年里持续贬值。

6、我刚到中国的时候,一美元可兑换蒋介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