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种白色黏土。旧时灾民常用来充饥,食后不能消化,常因而致死。
⒈ 一种白色黏土。旧时灾民常用来充饥,食后不能消化,常因而致死。
引清 戴名世 《孑遗录·附灾异记》:“崇禎 十一年戊寅春,地产粉土,其色红白细腻,富人食之多死,贫人疗饥,时人谓之观音粉。”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土石化面》:“宋 龚鼎臣 《东原録》云:‘ 元丰 三年 河 朔 京 东飢时,予守 青社、南山 中,土石化为麵,可作饼饵,因此全活甚多。’按近有所谓观音粉者,即此类也。”
叶紫 《丰收》:“云普 爷爷和一个六岁的 虎儿,是去年八月吃观音粉吃死的。”
⒈ 一种白土。荒年时灾民常用以充饥,能济一时之困,唯多服则凝结肠内,能致人于死。
1、老百姓连草根树皮甚至观音粉都没得吃了。
2、人们开始以草根树皮甚至泥土为食,美其名曰“观音粉”,很多人因吃这种土肚胀而死。
3、不光果实能吃,根茎能吃,花叶也能吃,观音粉就是用叶子做的食物。
4、普贤娴静端庄、善良秀雅;文殊睿智深邃、略显自负;日月观音和蔼可亲、富丽富贵;媚态观音粉面含春、妩媚细腻。
5、沙罐仅产于威宁斗古乡的米落村,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