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参见:号炮,号砲。
⒈ 军中用来传达信息的火炮。喻为表明事件即将发生的信号。
引《水浒传》第四七回:“只听得 祝家庄 里一箇号砲,直飞起半天里去。”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须设立号砲、号灯,方能一传既至。”
清 魏源 《筹海篇》下:“然有一宜防者,则曰飞礮,非谓悬桅上之号礮,而谓仰空堕弹之炸礮也。”
邹韬奋 《坚持抗战与积极办法》:“自‘八·一三’全面抗战的号炮发出之后,有两件令人兴奋而于 中国 抗战非常有利的事实是很显著的。”
茅盾 《子夜》十四:“丝厂总同盟罢工是共产党七月全国总暴动计划里的一项,是一个号炮呀!”
1、朱全忠令号炮三声,率一万兵马出城应敌。
2、很快,靖边墩的号炮一声巨响,接着一束浓烟笔直升向上空,韩朝更用力敲响了擂梆的声音,向墩边人等传递信息。
3、号炮一响,一齐杀出,阻住兀术去路,二将各各领命而去。
4、那时李逵等步兵轻捷,已抢上关,即放号炮,同唐斌赶杀把关军士,夺了壶关。
5、正在危难时,只听得远处一声号炮,金齐联军纷纷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