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惶恐而心中害怕。
例歹人见了官府,个个惶悚之至。
英fearful; sudden fear;
⒈ 惶恐。
引南朝 宋 鲍照 《谢假启》之二:“执啟涕结,伏追惶悚。”
宋 苏轼 《与子安兄书》之五:“往蒙示先伯父事迹,但有感涕,专在卑怀。重承诲諭,惶悚之至。”
《明史·忠义传七·许琰》:“琰 率诸生责以大义,御史惶悚谢罪去。”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杨嗣昌 跪在地上,感激流泪说:‘微臣每一念及,惶悚万分。’”
⒈ 既惊慌又恐惧。
引《红楼梦·第三三回》:「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著。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
1、 大地战栗惶悚,因为上主正在进行攻巴比伦的计划,使巴比伦地成为无人居住的荒野。
2、 他做了坏事,心中惶悚,生怕被人知道.
3、 拿定了主意,他反而没了惶悚不安的神态,既然躲不过去,索性拼个鱼死网破。
4、 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里赞美。如果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够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含的更多呢?我凝望着,凝望着,忽而有一些惶悚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