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中亚的康国,唐时传入,以各种旋转动作为主。
⒈ 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 中亚 的 康国,唐 时传入,以各种旋转动作为主。
引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俳优》:“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於一小圆毬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於毬子上,其妙如此也。”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胡旋舞,舞者立毬上,旋转如风。”
唐 白居易 《胡旋女》诗:“弦鼓一声双袖举,迴雪飘颻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宴罢归来胡旋舞,丹青写入画图看。”
清 赵翼 《儿辈为余暖寿》诗:“惊掌临风胡旋舞,返腰贴地倒剌身。”
⒈ 一种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源自康居国,唐时传入中国。以各种旋转动作为主。
1、安禄山见驾唐明皇和杨贵妃,带来了胡人盛行的胡旋舞和胡腾舞,强劲狂放的胡风为大唐文化注入了旺盛的活力。
2、唐玄宗李隆基对于胡旋舞十分偏爱,他的宠妃杨玉环和宠臣安禄山,为了取悦于玄宗,也常常在宫廷上眉飞色舞地跳胡旋舞。
3、它的舞乐闻名中土,唐诗中经常出现的“胡旋舞”即出自龟兹。
4、油酥饼有许多圈像跳胡旋舞转起的裙边葫芦头泡馍也是丝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