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口蹄疫(kǒu tí yì)的意思

口蹄疫

口蹄疫拼音 :kǒu tí yì

口蹄疫注音 :ㄎㄡˇ ㄊ一ˊ 一ˋ


词语解释

口蹄疫[ kǒu tí yì ]

⒈  偶蹄目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病毒。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口腔黏膜和蹄部发生水泡且溃烂,嘴里流白沫,跛行。传染快,有时人也受感染。

引证解释

⒈  偶蹄目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病毒。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口腔黏膜和蹄部发生水泡且溃烂,嘴里流白沫,跛行。传染快,有时人也受感染。

国语辞典

口蹄疫[ kǒu tí yì ]

⒈  偶蹄目动物的急性、热性与接触性传染病,由病毒所引起。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口腔黏膜、蹄冠及趾间皮肤的真皮部长水泡并且溃烂,口吐白沫。

英语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aphthous fever

德语Maul- und Klauenseuche (S)​, [Abk.: MKS]

法语fièvre aphteuse

口蹄疫造句更多∨


1、“疯牛病”、“口蹄疫”等食品安全事件曾给欧洲留下惨痛的教训,痛定思痛,德国此次下重手。

2、当三年前有关堪萨斯牛只感染口蹄疫的谣言传入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时,牛只价格一泻千里。

3、这也是我国首次证实自然感染牛的**被口蹄疫病毒污染。

4、尽管针对口蹄疫病毒如何从皮尔布赖特外泄的调查仍在继续,人们已经开始怀疑这个实验室是否还适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