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兰亭序(lán tíng xù)的意思

兰亭序

兰亭序拼音 :lán tíng xù

兰亭序注音 :ㄌㄢˊ ㄊ一ㄥˊ ㄒㄨˋ

繁体 :蘭亭序


词语解释

兰亭序[ lán tíng xù ]

⒈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法帖。

引证解释

⒈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法帖。 东晋 穆帝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 与 谢安、孙绰 等四十一人,在 山阴 (今 浙江 绍兴 ) 兰亭 “修禊”,会上各人作诗,并由 羲之 作序。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唐 时为 太宗 所得,推为 王 书代表,曾命 赵模 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 太宗 死,以真迹殉葬。存世 唐 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

国语辞典

兰亭序[ lán tíng xù ]

⒈  兰亭集序的简称。参见「兰亭集序」条。

兰亭序造句更多∨


1、清新《菊花台》,能有《七里香》;潇洒《兰亭序》,传《千里之外》;唯美《青花瓷》,长沉《珊瑚海》;老者《发如雪》,独自奏《夜曲》。

2、唐太宗对兰亭序的偏爱,促使更多书法家学习和摹临王羲之的字体。

3、其流传下来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不一会,幻便拿着那副兰亭序回来了。

5、“兰亭序”、“九成宫”、“书谱”、“圣教序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