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漏刻已尽。指夜深或天将破晓。
例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诏吏开门。
⒉ 佛教用语。佛教称烦恼为漏,至三乘的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种种烦恼,称为“漏尽”。
例仙道有千岁之寿,漏尽有无穷之灵。
⒈ 刻漏已尽。谓夜深或天将晓。
引汉 蔡邕 《独断》卷下:“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
《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二年》:“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詔吏开门。”
清 方苞 《弟椒涂墓志铭》:“吾父喜交游,与诸公夜饮,或漏尽乃归。”
⒉ 佛教语。谓烦恼为“漏”。至三乘的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种种烦恼,称为“漏尽”。
引南朝 宋 僧愍 《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道则以仙为贵,佛用漏尽为妍;仙道有千岁之寿,漏尽有无穷之灵。”
⒈ 漏刻的水将滴尽。比喻天将破晓。
例如:「漏尽更残,怎奈得愁颜对月,抱影无眠。」
⒉ 比喻老年、晚年、垂暮之年。
引《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⒊ 佛教称修行人断尽烦恼的境界。
1、严打中的这条漏尽更阑终于被公安局逮捕。
2、当大洋表面下的氧气彻底漏尽就会导致海洋缺氧或缺氧事件。
3、漏尽沙盘多少罪,寒泉饮断万般恩。李暮寒
4、沙漏中的沙粒即将漏尽;寿命将尽(造 句 网),馀时不多.
5、他们苦心孤诣的呐喊,有如“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
6、第二天钟鸣漏尽时,博士慷就起床了。
7、哪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