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吕不韦(lǚ bù wéi)的意思

吕不韦

吕不韦拼音 :lǚ bù wéi

吕不韦注音 :ㄌㄩˇ ㄅㄨˋ ㄨㄟˊ

繁体 :呂不韋


词语解释

吕不韦[ lǚ bù wéi ]

⒈  (?—前235),战国时卫国濮阳(现在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韩国都城,现在河南禹县)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Lu Buwei——the prime minister of Qin State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235 B.C.);

国语辞典

吕不韦[ lǚ bù wéi ]

⒈  人名。(西元前?~235)​ 战国时秦人。本为商贾,因有功于秦庄襄王,而为秦相,后封文信侯。曾以有孕之姬献给庄襄王,生子政,即秦始皇。始皇时尊为仲父,后与太后私通,畏罪自杀。居相位时,曾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一书。

吕不韦造句更多∨


1、可见商人吕不韦还是有些民主自由的意识的,为什么这句中国几千年前最振聋发聩的话,结果是迅速的销声匿迹了的,到现在天下也是某一集团独有呢?

2、昌平君与昌文君相与谋计,眼见相邦文信侯吕不韦在秦国声势日隆,权倾朝野,一身九鼎,权力炙手可热,无奈之下,只好投身相邦麾下,一心一意效力相邦,以求自保。

3、华阳夫人质问赵姬,抵死不认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与他苟且是被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