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议价和销售中的出售者。
英seller; bargainor;
⒈ 出卖君主。
引《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彼二人始则劝人为乱,终则卖主规利,其死固有餘罪。”
明 汤显祖 《邯郸记·飞语》:“他欺君卖主,勾连外国,漏泄机謨。”
⒉ 货物等的出售者。
引《红楼梦》第四回:“这拐子便又悄悄的卖与 薛 家,被我们知道了,去找拿卖主,夺取丫头。”
《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高升 叫他伙计拿了五件细毛的衣服到船上来兜卖,价钱很公道,估了估足值四百多块钱,卖主只讨二百两银子。”
《光明日报》1984.5.5:“每一块肉都挂在铁钩上,买主指哪儿,卖主就割哪儿。”
⒈ 因贪私利而出卖自己的主人。
例如:「卖主求荣」。
⒉ 买卖物品时的原物主。
引《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那分田的卖主和中人都上县来了,住在宝林寺里。」
反买主
1、对于这样如此怕死的人,一个连老师都不顾,只会卖主求荣的人,戴眼镜的青年恨不得将其立刻杀死,岂能再继续听雷谷的其他言语。
2、反而恩将仇报,为日本人通风报信,卖主求荣。
3、你本为王方部下,卖主求荣投王烈,你的见利忘义,实在令天下无耻之人佩服!
4、某非卖主求荣,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
5、周围的不管是战将还是文士都对侯成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