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名誉与节操。
⒈ 名誉与节操。
引《汉书·龚胜传》:“二人相友,并著名节。”
晋 李密 《陈情事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宋 王禹偁 《上史馆吕相公书》:“今馆中之士先进者……皆砥礪名节,老于文学。”
明 方孝孺 《孝思堂记》:“势位可以耀当时,而名节不足传后世。”
许杰 《邻居》一:“人家的名节呢,你不能轻易毁坏。”
⒈ 名誉与节操。
引《文选·李密·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树木譬如名节,非素修弗能成。」
1、名节重泰山,正道是清廉。
2、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3、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
4、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5、慎始勿被蝇头小利所惑慎终勿让正气名节不保。
6、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7、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师德,腐败止于正气。
8、一丝一粒,我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