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公开张扬或宣扬。举用;选拔。
⒈ 亦作“明敭”。 公开张扬或宣扬。
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五年》:“比引问於听事之所,先以疏其过恶,次以明扬君父不杀之恩,率皆面闕稽顙再拜以谢。”
⒉ 举用;选拔。
引《梁书·处士传·庾詵》:“明敭振滞,为政所先;旌贤求士,梦佇斯急。”
北周 庾信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小人司刺举,明敭实滥吹。”
倪璠 注:“敭,举也。”
宋 王安石 《节度使加宣徽》:“比以明扬,屡更烦使,遂躋膴仕,良副訏謨。”
清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与其效奔竞于权门,夤缘而窃天家之爵,孰若听捐资于当道,明扬而邀天秩之荣。”
1、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2、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3、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4、 五月辛巳,齐献武王来朝,请令百官月一面敷政事,明扬仄陋,纳谏屏邪,亲理狱讼,褒黜勤怠;牧守有愆,节级相坐;椒掖之内,进御以序;后园鹰犬,悉皆放弃。
5、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