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心里感到惭愧而不安。
例惩难思复,心焉内疚。——嵇康《幽愤诗》
英compunction; twinge of guilt; guilty conscience;
⒈ 内心感觉惭愧不安。
引《文选·嵇康<幽愤诗>》:“惩难思復,心焉内疚。”
李善 注:“《毛诗》曰:‘既往既来,我心永疚。’疚,病也。”
晋 陶潜 《荣木》诗:“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萍》:“渐近 余 园, 林 内疚,止步不前。”
巴金 《怀念萧珊》二:“我怀着内疚的心情看看他。”
⒈ 内心自觉惭愧不安。
引《文选·嵇康·幽愤诗》:「惩难思复,心焉内疚。」
晋·陶渊明〈荣木〉诗:「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近抱愧 抱歉
1、文章说,老实说,如果还知道“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李远哲应为认人不明,向社会大众道歉,从此对政治噤声。
2、事后,曾国藩“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曾国藩家书》。
3、天津教案后,曾国藩曾感叹自己“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4、马英九表示,陈水扁一点都不知道“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国民党团坚持罢免案,是“代表民意,监督政府;创造历史,留下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