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袍”与“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长袍与内衣;后来称军队中的同事。
例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诗经·秦风·无衣》
袍泽之谊。
袍泽故旧。
英fellow officers;
⒈ 亦作“袍襗”。战袍和衬衣。泽,通“襗”。
引《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郑玄 笺:“襗,褻衣,近污垢。”
孔颖达 疏:“襗是袍类,故《论语》注云:‘褻衣,袍襗也。’”
后遂称军队中同事为“袍泽”。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初稿》:“五镇长官,多旧日袍泽,藉此渊源,重申前次独立之默契,事无不可成者。”
赵朴初 《读朱德委员长泸州诗敬作》诗:“旧时袍泽同盟侣,化为蛮触争蜗涎。”
⒈ 袍,外衣;泽,通「?」,内衣。语本后遂用「同袍同泽」形容军人间休戚与共的友情;省为「袍泽」,作为军中同事的称呼。。
引《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例如:「袍泽之谊」、「袍泽故旧」
1、他嘴上不说,可是我,还有他许多的前袍泽都清楚,陆军放他走实在是一件大蠢事。
2、吾之袍泽,魂兮归来。与尔英灵,共饮此酒。沧海遗墨
3、我们都有袍泽丧命战场,有些甚至是被五角大厦的人所遗弃。
4、第十七章勇将舍己救袍泽,英雄宁死不变节。
5、说起来也是我当年因袍泽之谊在汉王面前引荐了他……贪赃,这年头就是清官在锦衣卫也能查出一个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