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16和17世纪英国新教的教徒的一派,要求清除教会中天主教的残余影响,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反对奢侈生活,鼓吹圣经规定的道德标准。
英Puritan;
⒈ 十六、十七世纪 英国 基督教(新教)教徒(包括教士)中的一派。要求清洗教会中的繁琐仪式和天主教残馀影响,反对奢侈,标榜“俭朴清洁”的生活,因而得名。后亦以喻生活清苦严肃,严以律己的人。有时亦含贬义。
引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为了咱们的事业,你从来是不考虑自己的。别瞧你成天价和女孩子们打交道,但是却好像个清教徒。”
《花城》1981年第5期:“人们在过去的十年里,像清教徒、苦行僧似的度时光。”
⒈ 英国新教徒的一派。十六世纪后半,因反对英国国教而起,主张澈底改革。被禁后, 转往荷兰、美洲,并协助美国独立运动成功。
⒉ 比喻生活俭朴严肃的人。
例如:「他过著清教徒式的生活。」
英语Puritan
法语Puritanisme
1、贝多芬的心灵里多少有些清教徒气息;粗野的谈吐与思想,他是厌恶的:他对于爱情的神圣抱着毫无假借的观念。
2、当自己眼中高风亮节、勤俭节约的欧洲清教徒地区绞尽脑汁解决天主教和东正教国家的债务问题时,宗教派系可能影响人们储蓄、工作和消费方式这一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有吸引力。
3、但是对于特定的教育水平而言,则清教徒和天主教徒平分秋色。
4、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