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三缄其口(sān jiān qí kǒu)的意思

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三缄其口注音 :ㄙㄢ ㄐ一ㄢ ㄑ一ˊ ㄎㄡˇ

繁体 :三緘其口

词性 :动词 成语


词语解释

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

⒈  形容说话极其谨慎、不轻易开口。

speak with caution; 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

引证解释

⒈  封口三重。缄,封。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孔子 之 周,观於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后因指言语谨慎,少说或不说话。 苏曼殊 《与某公书》:“区子 固非离经叛道之人,然此时男子多变为妇人,衲只好三缄其口。”

国语辞典

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

⒈  言语谨慎或不说话。

《孔子家语·卷三·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姚崇》:「钦之伊何?三命而走;谨之伊何?三缄其口。」

法语bouche cousue

三缄其口造句更多∨


1、对于自己的家庭,他三缄其口

2、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3、我对这件事情完全不了解,只好三缄其口,不好插嘴。

4、对于这件事,他三缄其口,处理得十分妥当。

5、他爱讲些顶好三缄其口的怪话,他读的书太多,他常爱逛逛栗树咖啡馆,那本是画家跟音乐家扎堆儿的地方。

6、对于国家机密,我们应该三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