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尚书郎(shàng shū láng)的意思

尚书郎

尚书郎拼音 :shàng shū láng

尚书郎注音 :ㄕㄤˋ ㄕㄨ ㄌㄤˊ

繁体 :尚書郎


词语解释

尚书郎[ shàng shū láng ]

⒈  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东汉 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魏 晋 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可汗问所欲,‘ 木兰 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明 黎民表 《紫荆关》诗:“金城 谁献议,老作尚书郎。”

国语辞典

尚书郎[ shàng shū láng ]

⒈  职官名。东汉以后,尚书属官任满一年者,称为「尚书郎」。

英语ancient official title

尚书郎造句更多∨


1、 贞元十六年登第,历官至镇州宣慰副使、尚书郎、饶州刺史。

2、 南宋孝宗时,有个尚书郎鹿何,他反对延迟退休的做法更为尖锐:刚过不惑之年就提前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挂了一块匾,书“见一”两字。

3、 此外,有一次,寒门出身的尚书郎刘寔去石崇家,中间上厕所,看到有深红色花纹帐幕,垫褥很是华丽,两个奴婢手持香囊。

4、 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