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种杂戏,其动作为头脚倒竖,用双手支撑全身。亦泛指这种动作。
⒈ 一种杂戏,其动作为头脚倒竖,用双手支撑全身。亦泛指这种动作。
引元 郑光祖 《老君堂》楔子:“我做将军古怪……在教场里竖蜻蜓耍子。”
《西游记》第五六回:“行者 翻觔斗,竖蜻蜓,疼痛难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岁时杂戏》:“博戏则骑竹马,扑蝴蝶,跳白索……竖蜻蜓。”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三官宝》:“其党十餘人常聚集於其中,或掇石较力,或悬空架横木,为翻觔斗、竖蜻蜓诸戏。”
⒈ 倒立,脚下头上的立起来。
1、又是扎猛子,又是竖蜻蜓,又是打水仗,翻江倒海,我像小泥鳅似的,在水里追来追去,又喊又叫,真有说不出的惬意。
2、表演船上倒竖蜻蜓的船老大阿纤今年已六十岁了,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和船打交道,长年在船上过日的他在闲暇时练就在船蓬顶上倒竖蜻蜓的绝活。
3、他一边竖蜻蜓,一边还和别人说起话来。
4、为证明“没醉”女司机当街“竖蜻蜓”。
5、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