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安然;不以为意。
英calm; composed; self composed sessedly;
⒈ 安然。形容心情安定。
引《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晋 郭象 注:“夫德宇泰然而定,则其所发者天光耳,非人耀。”
唐 权德舆 《丙寅岁苦贫戏题》诗:“中忆 裴子野,泰然倾薄糜。”
《云笈七籤》卷六四:“心既泰然,不寿何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实由於食贫居贱之有素;汔可小康,即处之泰然,不復求多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一:“什么样的日子都能泰然的过下去,几十年来都是这样的生活着,他全家人都劳动,都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⒈ 闲适自若的样子。
引《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反惊骇
英语calm, self-composed
德语Kaltblütigkeit (S), Windstille (S), gelassen (Adj), ruhig, beruhigen (Adj)
法语avec calme
1、 平时别看她泰然自若地守着小书摊,其实脑子里的神经比弹棉弓上的牛筋还绷得紧巴,心里头就像是米老鼠踩转轮,一直安定不下来。
2、 他泰然自若地走进了办公室。
3、 他永远镇定沉着,泰然自若。这样深沉的沉着老练必定是将痛苦长期压抑并予以忍受而磨练出来的结果。大仲马
4、 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乃高雅之极致。
5、 故事里的那个老渔夫,在风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