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审问。
⒉ 考察;推求。
⒈ 审问。
引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近者朝臣多被 周兴、来俊臣 推勘,递相牵引。”
《宋史·刑法志二》:“鞫狱官推勘不得实,故有不当者,一案坐之。”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则听得闭宫门推勘这女娇姿,多应是十年前那一塲公事。”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王法还须推勘,神明料不差池。”
⒉ 考察;推求。
引宋 司马光 《乞以十科举士札子》:“须合差官体量相度,点检磨勘,剗刷催促,推勘定夺。”
明 冯惟敏 《一枝花·题丹元楼》套曲:“旌贤寳善勤推勘,勑使观风几驻驂,指日传宣圣恩湛。”
苏曼殊 《非梦记》:“由是往復推勘,如入魔不醒。”
⒈ 推究勘问。
引《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置御史台推勘官二十人,皆以京朝官为之。凡诸州有大狱,则乘传就鞫。」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得要硬抵讳,休得要假疑惑,我索合从头推勘你。」
1、今以字形分析为基础,适当的参以辞例推勘,对该书部分误释及未释之字提出自己的看法。
2、上下衙门用了贿赂银两,各攒成本司官吏急推勘其事。
3、衲僧门下,推勘将来,布裙芒靸,不免撩他些些泥水。
4、乞命诸陪臣与有名僧道,互相辨驳,推勘穷尽,务求归一。
5、何隆怀仇欲报,乘此机会,要问何达偿命,衙门上下用了贿赂,急推勘其事。
6、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