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能吞船的大鱼,喻罪行极大的人。
例吞舟是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crime-steeped person as big fish that can devor ship;
引《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彼埳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征伐》:“褒秋毫之善,解吞舟之网。”
元 周德清 《沉醉东风·有所思》曲之四:“藏剑心肠利己,吞舟度量容谁?”
清 钱大昕 《过安阳有感韩平原事》诗:“如何一卷姦臣传,却漏吞舟 史太师。”
⒈ 比喻犯大罪的人。参见「吞舟之鱼」条。
引《晋书·卷八三·顾和传》:「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
1、 对流氓犯罪分子如果不坚决镇压,人民就会指责我们网漏吞舟。
2、 庾亮执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改王导辅政时“网漏吞舟”的“宽和”治国方略,而施行冒进的“任法裁物”政策,凡不遵法度者必遭严惩。
3、 真是网漏吞舟啊,这张网的罅漏太大了!以致让这条鱼长成这么巨!罪不孤生,张新华之所以有如此能量,自有其生长环境与条件。
4、 当考核、问责体系“网漏